9月22日上午9:30,2023年下半年度特色课程线上分享(第一期)活动顺利举办,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文清老师作了精彩分享。西南交通大学宋爱玲老师主持分享活动。
在分享活动中,文清老师以《新工科视听说》为题,围绕着课程的发展建设、课程亮点、教学挑战与反思几个方面展开汇报讲解。



汇报伊始,文老师简要解读了《新工科视听说》课程的灵感来源与设计理念。她表示,在数字智能深入教学实践的背景下,课程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新工科思维为目的。关于课程的发展建设,文老师指出,以设计思维为课程的建设理念,在课堂实践中通过英文科普视频的产出,学生在锻炼新媒体能力的同时,也积累了工科知识。提及课程的培养目标,文老师将其概括为四个部分:其一,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英文应用水平;其二,要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以适应新的媒介传播趋势;其三,提升学生的合作与组织能力;其四,增进学生对新工科理念的理解。
关于课程亮点。文老师指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使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语言素养与新媒体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与团队合作能力,并在每周一次的视频剪辑与工作坊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后,文老师将课程亮点归纳为三方面:广泛深入的线下实践、高质量的视频内容以及深度的团队合作。她表示,富有创意性的开放课堂设计收获了师生们积极的反馈。



关于教学挑战与反思。文老师表示,当下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进行“co-teaching”(配对教学)。她强调,在双语教学的模式下,良性流畅的教学配对在衔接授课内容、提升教学实效性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文老师指出,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学生设计思维高度重合所导致的目标观众雷同的问题。而面对工科素养如何在教学设计中有效凸显的问题,文老师表示,课程的设计仍在思索与改进中。
最后,与会老师们就分享所涉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