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19:30,2024春季学期教学共读(第四期)顺利举办。西南交通大学教学设计师、立德树人新人奖获得者李君老师领读《玩转ChatGPT:秒变AI提问和追问高手》一书,并作了精彩分享。西南交通大学杨乃琪老师主持共读活动。

共读伊始,李君老师分享了计算机专业同学使用ChatGPT的现状。他表示,同学们经常会使用GPT进行程序的设计,通过观察身边的同学们发现,在进行一个新的项目前,学生可能不会先去查询资料和阅读书籍,而是直接向GPT寻找答案,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紧接着,李老师分享了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国内的类似于GPT的一些模型的使用。他指出,使用这些大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科普,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计算。关于大家对于GPT的认知与态度,李老师表示,如今更多的人将它当做一个知识渊博能力很强的“长者”,有着崇敬和崇拜的态度,但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书中的内容可能更多的会让你把GPT当做一个年轻的“秘书”,“他”能帮助我们整理东西、查询资料。

随后,李老师结合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过程指出,培养方案就是计算机专业的“提示词”,是引领我们学习的方向,也是一个通用的工具,GPT也是如此。关于ChatGPT的发展,李老师站在专业的角度指出,GPT的发展虽然很快,但还在路上,它最终还需要赋能到真正的机器人身上,形成一种类人的状态,这样的一种物理实体的效果。如今,这些不管是GPT还是一些其他同种类型的大模型,发展的还不完善,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甚至有时还会有一些错误出现,所以它们还有待更加进一步发展。

共读结束后,参加的老师们分享了一些关于自己在使用ChatGPT的一些故事,并对GPT的使用做了进一步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