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高教活动> 正文>

2024上半年特色课程分享活动(第五期)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9


5月27日下午16:00,虚拟教研室系列活动之特色课程分享活动(第五期)顺利举办。本次分享邀请了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张敏辉老师作了精彩分享。虚拟教研室骨干成员宋爱玲老师主持分享活动。

张老师以《STEAM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为例进行课程分享。她表示,这是一门没有专业限制面向全校的公选课,依托于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基于机器人编程》课程。该课程拥有接近十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张老师就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经验和老师们共同分享。

该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本科年级学生,大部分没有程序设计语言基础,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兴趣引导和思维培养十分重要。基于此,课程将机器人技术引入到程序设计课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希望能够实现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价值目标,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这门课程持续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发现三大痛点问题,同时也是很多程序设计课程里面的共性问题。首先是教学内容抽象,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计算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痛点问题;其次是教学方法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和评价体系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痛点问题;然后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专业素养养成缺少缺位,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难的痛点问题。

接着,张老师分享了课程建设中的三个特色创新点,其一是通过构建“双课堂· 三结合”的课堂教学范式来革新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主要任务、强化课程、全方位落实育人目标,形成“一中心·四融合·五递进”教学创新路径,重塑“思政融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基于机器人编程”教学内容,达到思政育人与知识传授融合实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其二是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提升创新实践能力。通过学赛融合、学创融合、思政融合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锻炼,助推学生全面成长。此外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设计、提示质量、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来创新教学共同体。

其三是优化教学过程,创新设计“五阶递进”教学方案。形成在工程思维引领下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体化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案例进情景,任务驱动析业务,学以致用强理论,编程实操练技能,挑战升级强素质五阶能力逐步递进,以此激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同时将学习评价与“教学活动”融合,实现“多元评价”考核。


然后,张老师还分享了课程改革成效,教学目标达成度逐年提升,学生兴趣明显提高,校内外专家评价高。学科竞赛的成效明显,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在各项学科竞赛和双创类比赛中,奖项逐年增加。同时课程辐射影响提升,示范效果好。

最后,张老师同大家交流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张老师的教学感悟引起了其他老师的共鸣,大家就分享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